中国劳动学会携手霖珑云科举办“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及创新发展”主题研讨会
2024-07-18关键词:新业态权益保障
7月14日,“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及创新发展”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劳动学会主办、霖珑云科承办。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人社部工伤保险司、调解仲裁管理司、劳动关系司及部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并讲话,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人社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原局长王程主持会议。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伟国,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关系研究室副研究员崔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霖珑云科董事长高萍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演讲。
会议深入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策部署,围绕权益保障及创新发展等话题开展主题讨论,与政、企、产、学各界共商共议,积极探索相关保障制度,推动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凝聚共识,支持和规范新业态的发展。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进行了开场致辞。他表示新就业形态是当今社会乃至未来的重要就业形态之一,倡导大家在研讨中积极探索新就业形态发展趋势,汇聚新见解、新思路,为政策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 杨志明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伟国认为,新就业形态正在成为典型就业形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需要发展式治理思维。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杨伟国
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霖珑云科董事长高萍在演讲中表示,霖珑云科始终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重点服务的就业群体,从做好新业态劳动者的属地安全保障;积极推动新型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落地;打造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数字化生产力;开展人道主义关怀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霖珑云科的工作实践。她表示,“作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守好初心、把服务和保障工作做深做实”。
▲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霖珑云科董事长 高萍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相关问题的研究,支持平台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给予平台企业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成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关系研究室副研究员崔艳分享了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及治理理念新变化,并从法律政策视角剖析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益。